數位馬克町

客人怎麼都不下單?電商經營者該知道的「消費者決策五步驟」

很多電商創業者以為只要成功開設網站、丟幾則廣告,訂單就會自動湧入。但現實往往是:流量有了,訂單卻沒來,甚至有人逛了三次網站,還是沒買!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消費者下單前的心路歷程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從「知道自己有需求」,到「最終點下購買鍵」,他們會經歷一套完整的思考過程,也就是經典的「消費者決策五步驟」,包含:需求認知、資訊搜尋、方案評估、購買決策和購後行為。

弄懂這五步驟,電商創業者才能在對的時間、對的位置,用對的方法影響潛在客戶。以下我們就來一一拆解,並告訴你該如何善用口碑行銷網紅行銷再行銷廣告,讓訂單率不再掛零,把客流量真正變現!

第一步|需求認知:讓潛在客戶知道他需要你

這是消費者決策的起點。大多數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買東西,而是在某個時刻發現:「疑?我好像有個問題需要解決。」、「我好像缺一個有OO功能的產品。」

例如:皮膚最近乾癢,就會開始注意保濕產品;早上手忙腳亂,沒有手拿咖啡,就會想找一個飲料提袋;看電腦時感到眼睛酸澀,開始想是不是該吃葉黃素……。

而你的任務,就是透過行銷內容與訊息,喚起客戶的「需求意識」。舉例來說:社群貼文標題或廣告文案可以設計成「你知道冬天皮膚癢,其實是因為XX嗎?」用目標客群(TA)、潛在客戶可以秒懂的語言,描述他們日常會遇到的煩惱。

*小技巧:創造需求感,讓客戶意識到,他不是想要,而是「需要」你賣的東西。

當然,讓這些訊息精準地出現在對的人面前,也是很重要的。這就要透過有經驗的數位廣告操作人員來分析,當然你也可以找專業的數位廣告團隊來協助。(點此諮詢

第二步|資訊搜尋:用口碑與網紅行銷建立信任感

一旦意識到問題,大部分消費者會開始搜尋解決方案。這時,他們會上Google查關鍵字、看Dcard、爬PTT、刷IG找推薦等等。如果這時候,你的品牌出現在資訊搜尋的第一線,就大大增加了成交機率!

要怎麼讓你的產品、網站出現在第一線呢?以下兩種方式是最常見的,可以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洗腦消費者:

*小提醒:口碑行銷與網紅行銷操作難度較高,不小心可能會「翻車」,甚至釀成公關危機,建議尋求專業團隊協助!(點此諮詢)

延伸閱讀:用IG限時動態打造爆單神話:解析愛莉莎莎團購8大成功秘訣

第三步|方案評估:讓你的價值脫穎而出

來到這一步的消費者,內心已經鎖定幾個可能的品牌選項。他們會開始做功課,例如:比價、比功能、比口碑、比售後服務等。

此時你該做的,是幫他們「省下比較的麻煩」。可以這樣操作:

這也是打造「獨特賣點(USP, Unique Selling Point)」的時候:你不需要說自己什麼都好,但一定要有某一點「特別吸引人」——例如:專利?成分?原裝進口?設計感?理念?售後服務?24小時客服?

*小提醒:做比較表的時候只能放上客觀事實,千萬不要為了黑對手而放上不實訊息,可能會有官司問題的唷!

第四步|購買決策:用再行銷廣告拉回猶豫的顧客

很多消費者其實已經下定決心「想買」,卻還沒「立刻買」。可能的因素很多,例如:結帳時剛好被其他事情打斷、想再等一等看有沒有優惠、一轉眼就忘記了……。

而此時你該做的,就是在關鍵時刻「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來」。這時候,能把對你有興趣的顧客吸引回來的「再行銷廣告」就能派上用場:

*小提醒:「在對的時刻,向對的人,投放對的訊息。」要做到三者全中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請專業的廣告投放團隊,從數據分析,到再行銷廣告投放一次完整做好!(點此諮詢)

延伸閱讀:【數位廣告】該自行操作、還是委由代理商管理?

延伸閱讀:Taboola推出受眾新功能—精準串聯Google、Meta跨媒體再行銷

第五步|購後行為:讓每一位客人都變成你的品牌推手

別以為顧客買完、消費完就結束了!「購後體驗」才是決定客人下一次會不會回來下單的關鍵。

你可以這樣做:

好的購後體驗、售後服務,可以創造第二波口碑行銷,讓新的消費者,在走到決策五步驟的第二步時,就能看到你,創造良性循環,讓客流量源源不絕!

電商經營要成功,策略要先完整!

很多電商創業者急著追求訂單數,忽略了消費者其實是一步一步走進你的品牌。別再責怪客人都不來、不下單,也許不是他不買,而是他還沒被推向最後一步。

掌握消費者的五個決策階段,並搭配正確的行銷工具——從行銷內容鋪陳、建立口碑、透過廣告推動購買,到購後經營用戶關係,這些完整的行銷策略,才是真正穩定經營電商的關鍵。

 

如果你是電商小白,或不知道該從哪一步做起,不妨找一個值得信賴的行銷顧問團隊,一起制定完整的決策路徑策略,把客流量轉變成現金。現在就點此聯絡,看看我們能怎麼幫助你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