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bigale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是近年各種趨勢論壇、行銷講座都會被提及的話題。到底CSR是什麼?與其說文解字,我們不如直接從真實的品牌案例來理解吧!
案例一:
IKEA賦予二手傢俱全新生命
一個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寶藏
我們都有聽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寶藏。
但你有沒有想過,寶藏究竟是如何變成垃圾的呢?
挪威IKEA在2022年生活系列(Life Collection 2022)的廣告中,走訪了挪威的各個家庭,發現了一些還能使用,需要新主人的舊傢俱。
他們也在廣告中分享了這些物件的各種被拋棄、閒置的原因,例如:公司破產了、女友覺得不喜歡、買的人後來戒酒了(所以酒架被閒置了)、買的人放棄組裝了…
透過這些生活化的原因,讓消費者產生共鳴,或也許會想到「疑,我確實也有一個閒置在那的架子呢!」
在片尾,IKEA寫道: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讓IKEA賦予這些傢俱新生命吧!
隨著消費者對環保意識不斷的提升,許多企業也紛紛開始走向資源永續。
IKEA早前已對外宣佈目標在2030年轉型成為「循環企業」,為了變得更具可持續性,IKEA一直鼓勵自家的消費者把舊傢俱賣回IKEA,然後他們再找到願意把這些物品帶回家的新主人。
回購舊傢俱的方式,絕對是比直接送到被埋沒的垃圾場來得好。IKEA也希望藉由永續生活方式協助消費者未來不會過度消費。
案例二:
UNIQLO任命「綠色哆啦A夢」為全球永續發展大使
#THE POWER OF CLOTHING
日本知名服飾品牌UNIQLO在2021年邀請了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愛的卡通人物「哆啦A夢」,把他原本藍色的衣服換成綠色,擔任品牌的永續大使,掀起全球一陣熱議。
2022年UNIQLO延續推出哆啦A夢出任代言人,希望讓更多消費者有永續的意識,鼓勵全球一同支持永續行動。同時也將經典的紅色Logo轉換成綠色系。
除了實體店面外,UNIQLO也在網路商店舉辦兩大行動: 「Buy and JOIN:將購物變成捐贈」、「Learn and JOIN:探討更多的海洋污染資訊」提升對全球對環境議題,特別是海洋汙染的認知及關注。
透過這次活動,UNIQLO把消費者的購物能力轉化成捐款行動,凡購買哆啦A夢永續系列的產品,將會捐贈收益 100 萬美元給日本財團基金會,為協助他們清淨海洋垃圾的活動盡一份心力。
案例三:
麥當勞淘汰塑料快樂玩具
可以循環利用的玩具更能讓人快樂
一直以來,麥當勞一直為孩子們提供快樂來源。其中,快樂兒童餐又以裡面的小玩具聞名,孩子們都喜歡這些小玩具帶來的驚喜感,但是,這些玩具通常都是由廉價的塑料製成,隨著氣候升溫的危機,塑料儼然已成為罪魁禍首。
如今,麥當勞正在盡最大努力將塑料玩具轉變成更環保的玩具,也宣佈將在 2025 年推出由可再生、回收或認證材料製成,可以永續利用的兒童餐玩具。
目前麥當勞已經在英國、法國和愛爾蘭等地逐步淘汰塑料玩具,用環保材質製成的毛絨玩具、書籍或是紙質玩具取而代之,從而減少了 30% 的原始塑料使用量。
除了為了符合當今的環保與永續發展的CSR趨勢之外,麥當勞的玩具塑膠改革更是為了在年輕、甚至年幼的消費者中,樹立有愛地球的形象。
麥當勞CSR總監 Jenny McColloch 就曾表示:「下一代的消費者很在乎環境,我們必須從企業端做起。」
案例四:
PChome x KKBOX 「伊」起把愛催下去
為孩子的夢想發聲
在CSR的概念中,企業責任除了經常被提到的環保、永續利用議題之外,還有為社會、社群服務,回饋人群。
在台灣,2021年初,PChome攜手伊甸基金會在 KKBOX 舉辦的「#催下去音樂節」市集中注入「PC抱抱熊 愛心催下去」的公益主題,藉由各自品牌的影響力,號召熱心民眾捐款為偏鄉孩童盡一份心力。
此外,音樂節當天也邀請了超人氣導演廖人帥和 YouTuber 亞歷三小擔任公益活動宣傳大使,吸引大批民眾參與,活動不僅成功炒熱現場氣氛引起正向效應,也大幅提升品牌聲量。
而KKBOX的用戶多為年輕族群,透過這樣的回饋社會活動,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公益議題。
此活動透過公益活動宣傳大使的分享,觸及超過30萬粉絲,加上音樂節現場人流累積逾10萬,在短短兩天內吸引近500位民眾響應捐款,款項也在活動結束後全數捐給伊甸基金會。
案例五:
全家便利商店用科技避免食物被浪費
嶄獲多項CSR獎項
近年來全球糧食議題備受關注,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每年各大超商及飯店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運輸過程或消費過程中被浪費,其中,保存期限僅有短短72小時內的「鮮食」就佔了超商總報廢量的8至9成。
2019年5月底,全家便利商店決定吸收成本,推動「友善食光」機制,只要民眾購買即期前7小時以內的商品,在結帳時就可享有友善食光折扣7折優惠。
也因「友善食光」備受消費者青睞,全家也更於2021年4月,推出手機APP「友善地圖」,讓消費者查詢每家分店的即期品庫存項目,不會撲空買不到。
推廣即期商品大大減少了剩食的浪費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據統計,全家在單月內減少了約250噸食物浪費,換算每月為地球減少了8萬KG的碳排放。讓「友善食光機制」榮獲前十大消費者最愛的企業環保作為,直至今日仍獲得許多消費者的好評。更連續多年獲得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創新組首獎等CSR獎項肯定。
循環經濟成為企業轉型的全新動力
企業打破原先的商業模式,例如傢俱不一定是要用買的,玩具不一定要是塑料的,不斷推出的創新銷售模式,一面向消費者擴大永續的概念,一面希望能夠帶動其他品牌響應,讓綠色生活轉變成再生的催化劑,隨著跨國企業走到更多人的眼前。
網紅響應公益,善用媒體影響力
網絡時代串聯年輕族群喜歡的平台分享,透過自身的正面影響力,也可提升社會企業的回饋形象,更能廣泛的讓品牌和社企擦出不同的火花,讓觀眾了解什麼是社會企業,甚至進一步喚起學生、年輕族群接觸公益議題的佔心率。
行動社群,通路運用技術解決剩食問題
近年來全球糧食議題備受關注,為解決食品浪費的難題,並擴大剩食效益,企業主創新設計在APP推動公益,除了滿足消費者生理需求,也希望運用科技力量發揮社會價值,能減少剩食的浪費。
👇如果你希望透過企業轉型、數位規劃來開拓更多市場,或吸引更多消費者注意,歡迎點擊下圖與我們聯繫👇
👇更多行銷案例👇
| 疫情如何從宅經濟裡獲利?6個成功案例
| 贊助活動真的有用嗎?看這些成功品牌贊助
| 沉浸式體驗是什麼?盤點2022最新案例
| 虛擬偶像是什麼?這些虛擬人物比真人網紅還夯
| 虛實整合是什麼?這幾個品牌成功實現線上/線下整合
│體驗式行銷如何吸引消費者?
│父親節如何透過行銷吸買氣?
│如何讓消費者產生共鳴?酒類品牌案例